阅读: 196
遗址最早的发现於-87年3月间,为该地果园施工时发现有石板棺出土,经由地主报知,由-史前文化博物馆筹备处人员叶美珍与李坤修前往处理,确认为新发现的遗址,并针对出土石板棺进行抢救与遗址范围的调查。在-92年因杜鹃台风的侵袭,导致遗址在沙滩区域有石板棺的出土,经通後由史前馆研究人员李坤修等进行抢救发掘,过程中在海岸沙滩上发现大量遗留堆积的文化层露出,且有受海浪侵蚀而消失的可能性,因此於该年底开始进行「台东县旧香兰遗址抢救发掘计画」。
在经过後来较大规模的发掘与大量遗留的出土,亦有碳十四绝对年代测定的资料,主要集中在距今1400至1240年前,为遗址中晚期发掘的阶段,透过陶器类型的比较,旧香兰遗址最早的年代可至距今约2310年前,研究者修改其文化性质为铁器时代的三和文化。
旧香兰遗址出土的遗留十分丰富,有大量的陶器,其上装饰有大量的纹饰,包含有人、蛇、狗等在-史前文化中少见的纹饰,还有陶纺轮、陶偶(把)、覆脸陶等;还有各式砥石、网坠、石锛、矛镞形器、锥形器、石刀、石斧等石质工具,以及骨角质尖状器、雕刻装饰与兽骨、贝壳等生态遗留;另外,铁质工具、青铜质器物、各式琉璃珠等饰物亦有发现;石质模具的发现更是-首见。遗址亦出土数个呈带状排列的石板棺,以及石墙与柱洞等结构遗留。
从陶器、石器与骨器等遗留的纹饰中,蛇的纹样十分明显且突出,特别是在一件石刀与骨角雕件上,更显示应为百步蛇,加上遗址所在的地区,令人不得不将其与现今-原住民中的排湾族或鲁凯族等牵连在一起,或许可以透过进一步的研究,来讨论有关-原住民的来源及与史前文化的关联性等问题。
旧香兰遗址的发现,也提供了-考古学研究更多的资料,特别是铜器铸造模具的发现,带出有别於过往从海外取得青铜器的看法,对於-新石器时代的工艺技术值得重新评。(李坤修2004a、2004b、2005;叶美珍1997、1999)
目前旧香兰遗址沙滩区再次被海沙所掩盖,但仍不知下个台风来时是否会再造成影响,而台东县政府也在现场立了一个告示牌,防止民众私自采掘出土古物。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