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龙泉村遗址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74

龙泉村遗址行政上隶属於台中县龙井乡龙泉村,位於龙井乡龙泉村龙目井巷道往水里社公路两旁,聚落北方与西方的缓坡上。遗址北侧目前为龙井乡第四公墓,东可能延伸至水里社聚落西侧附近,为大肚台地-西侧缓坡的一部份。经纬度为东经120度32分44秒、北纬24度12分14秒,海拔高度介於25至65公尺间,长宽大致为950×550公尺,面积约40万平方公尺。

  此遗址为1972-73年何传坤先生在浊大计划进行时发现,1973年由孙宝钢先生试掘,1989、1995年则由刘益昌先生与执行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计划的学者分别进行调查。

  由孙宝钢先生的试掘报告可知,遗址之遗物分布於台地缓坡面上,文化层约在地表下10公分,厚约100公分。遗址中可见二文化层,分别属於牛骂头文化和番仔园文化,二文化之遗物分布范围并不完全重叠。出土遗物包括橙色夹砂陶、灰黑色夹砂陶、灰黑色泥质陶,前二者皆夹细砂,器型以罐型器为主,灰黑色泥质陶器表以素面为主,少量饰有斜线纹。在石器部分,牛骂头文化层出土磨制石刀、打制斧锄形器、凹石、石片器;番仔园文化层则出土打制斧锄形器、凹石、石片器。其他遗物尚包括有骨镞、贝壳与兽骨等。因遗址内部有二文化层,所以遗址年代之数据也有二个:牛骂头文化层年代距今约4500至3500年前,番仔园文化层年代距今2000至400年前。此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且面积广大,但1995年调查时已因果树种植、公墓辟建等而受到相当程度的破坏。

参考资料

    孙宝钢1977 〈庄後村、龙泉村与山脚遗址试掘报告〉。省立博物馆科学年刊22:197 -244。刘益昌1989〈史前遗迹篇〉。《台中县志.卷一土地志》773-849。臧振华、陈仲玉、刘益昌、李德仁、朱正宜、蔡世中1995 《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硏究计画(第三期) 》。台北市:内政部。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龙泉寺遗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黄梧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