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15
龟子山遗址是盛清沂於1962年1月25日在台湾北海岸作地表调查时所发现的,此後从1963年到1990年之间,分别有宋文薰、黄士强、刘益昌、连照美等人都在这里做过地表调查,1993刘益昌等人则在此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第一期的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画,评监本遗址具有可被列为古蹟的重要性,因此建议政府将龟子山遗址指定为古蹟,并且进行规划与整理。
这个遗址出土了许多石器,包括了石锤、许多石质废料、打制石斧、有肩石斧、有段石锛、凹石、网坠、磨制石锛、矛镞等,还有玉锛、玉管珠、玉饰品等玉器,以及各种类型的陶片,包括绳纹陶、素面陶、彩陶等。根据出土遗物的特徵及碳十四年代的测定结果,有考古学家认为此遗址的文化层序,由早到晚依序为:最早是大坌坑文化,年代约为距今6300年至4500年前;其次为讯塘埔文化,年代约为距今4500年至3500年前;再来是圆山文化,年代为距今3100年至2700年前;最後是十三行文化,年代为距今650年至300年前。而有关龟子山的重要文献,主要有〈台湾省北海岸史前遗址调查报告〉(盛清沂1962)、〈台北县金山乡龟子山遗址出土的新资料〉(刘益昌1990)、〈台湾北海岸新发现的万里加投遗址—兼述邻近的龟子山遗址〉(臧振华、刘益昌、朱正宜1990)、《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画第一期研究报告》(黄士强等1993)等。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