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83
在台东长滨乡八仙洞一带真有十数个大小不一的洞穴,过去曾经有过考古试掘工作的有乾元、海雷、永安、及潮音四洞,其中乾元洞的堆积层次非常清楚,最下层是海滩的粗砂层,其上为浅灰色土层,再上为红色土层,最上方则为表土层,洞穴的形成过程应该是先经由海水打进侵蚀而成,当水退後成附近即成了海滩,之後着海水的後退与时间的流逝,泥土的堆积与洞壁上岩石的剥落不断进行着,人类便在可以利用的情况下使用这些洞穴,目前八仙洞遗址发现的文化层序有先陶文化、新石器文化及现代汉文化。
先陶文化层的发现是八仙洞遗址最重要的资料,即属於先陶时期的「长滨文化」,最主要的遗留发现为石器,包含了石片器、砾石石器、石英质细石器包含刃刮削器、尖器、刀形器等;另外还有以动物的骨角所制成的长条尖器、一端带关节之尖器、骨针、两头尖骨针等;在先陶文化层看不见农具、陶制品、磨制石器、纺织用具等遗留。
在年代方面,从潮音洞先陶文化层取得的木炭测年分别为5240±260B.P.,5340±260B.P.,4970±250B.P.,但研究者认为「乾元、海雷、及潮音三洞所代表,长滨文化各期相之间,确有相当显着的差别。尤其是潮音洞先陶层的文化群体……可能相当晚近。……海雷洞期的,群体……当然要早得多。……乾元洞先陶文化层…….其年代可能相当古老,而为属於更新世者大致无疑。」(宋文薰1969:5-14, 22-25)
现在,八仙洞遗址被看划为八仙洞风景区,而且大部份的洞穴被寺庙等宗教建筑所占用,所以很难能观察到遗物。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