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33
这部法律概括地将「不问任何目的,凡以-或胁迫为达成其目的而聚众者」均视为匪徒,首谋、指挥者与附和随从者皆为处罚对象,处罚极为严苛,法定刑动辄为唯一死刑,甚至更将效力溯及於法律施行前所发生之行为。-8-1902年间,共有1万1,950名匪徒遭到杀戮,其中仅有四分之一是经过法律程序。在1902年,匪徒案的被告有将近七成五被-。
-总督府对於匪徒也采用恩威并施的策略,以「免除其刑」来换取匪徒的归顺,但却经常在表面上以「招降」模式举行归顺,再故意制造冲突以射杀归顺者,南部的武装-分子林少猫被射杀时,身上即带着「归顺条件准许证」。此外,司法判决中也有相当多起诉罪名与定罪罪名不符的现象,如以匪徒起诉、但以强盗罪判刑,或以强盗罪起诉、但以匪徒罪判刑的情况,显示在日治初期,「土匪」所指涉的可能包含武装-者以及社会治安的破坏者。1902年之前,临时-或普通-大量处理涉及匪徒刑罚令的案件,1907年之後,本法令则适用於特定案件,最後一次适用匪徒刑罚令,则是1915年(大正4年)的噍吧哖事件。
中文关键字:匪徒 , 武装- , 儿玉源太郎 , 林少猫 , 噍吧哖事件
英文关键字Bandit , Anti-Japanese rebellion , Koda- Gentaro , Lin S-ao--o , t-e Hsi-lai-an incident of 1915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