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常识

覆瓦状莎草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325

覆瓦状莎草,学名:Cyperus imbricatus Retz.,科名: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属(Cyperus),覆瓦状莎草於全台平地到低海拔的山区、池沼湿地、沟渠、河岸及水田边都有分布,普遍可见,是-常见的莎草科水生植物。

覆瓦状莎草为多年生大型挺水性草本植物,植株高约70~120公分,甚可达150公分;地下茎粗短,木质,可耐暴雨;茎秆平滑,绿色,不分节,独立或数枝丛生,呈三角形,横切面呈三角形,能耐风吹水淹。叶由基部生长出,生长发达呈丛生状,线形,长约50~80公分,宽约0.6~0.8公分,纸质,叶背乳白色,具光泽。

花序较小,顶生,排列呈聚繖状,具叶状苞片,3~6枚,长短不一。小穗披针形到长椭圆形,横截面椭圆形,长0.3~0.6公分,呈放射状紧密排列於穗轴上,如互相重叠如覆盖的瓦片般,几乎见不到穗秆,故称「覆瓦状莎草於」,同时这也是其最重要特徵;而数个小穗轴排列成繖房状花序。小穗轴上鳞片为黄绿色或红褐色,长0.15公分,先端尖锐。花柱宿存,与瘦果等长或长於瘦果。花穗刚抽出时,小穗细瘦;待花序成熟结瘦果时,整个小穗便会变得圆胖。瘦果为倒卵形到椭圆形,三棱状,长约0.08公分,白色到淡褐色,具透明薄翅。-多,常吸引水禽前来觅食与筑巢。

湿地在正常状态下,都会长出覆瓦状莎草;若不见覆瓦状莎草,便表示该湿地已长期乾涸。基本上,有覆瓦状莎草生长的地方,便表示该地的土壤保水性良好,水文风险较低,加上其-数多,易成为吸引野生动物造访的栖地。

覆瓦状莎草的生态特性刚好与异花莎草相反,是较为粗犷野性十足的水生植物。另,士林莎草(Cyperus imbricatus Retz.subsp. elongatus (Bockeler) T. Koya-)和覆瓦状莎草为相近亚种,士林莎草的花序则较大,含有较多的小穗,小穗长可达0.8~1.2公分。

 

参考资料

    林春吉,《-的水生与湿地植物》,台北:绿世界出版社,2005。 nature.edu.tw/resourcecategories/displayarticle/292?page=10wqp.epa.gov.tw/ecological/ClassRoom.aspx?Num=02#02_27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西印度樱桃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褶胸鱼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