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36
原名「林本源庭园」,又名「板桥别墅」,建於清光绪14年(1888)至光绪19年(-3),占地五千五百坪。1976年至1982年期间,天灾人祸加上无人管理,破落不堪。1992年10月31日终於在相关单位的努力之下,开工修建。1985年8月19日经内政部核定为园林类二级古蹟。1987年元旦正式-,以供民众参观。
林本源庭院建筑,聘请-名师,仿苏州留园设计。园中有两座小巧可爱的戏台,分别在来青阁中的「开轩一笑」以及「方监斋」中,显其风雅之趣。
来青阁是招待贵宾下榻之处。前有一戏亭,额曰「开轩一笑」,正中置螭虎团炉之太师壁,四对螭虎生动有趣,可以此作为演员「出将」、「入相」之区隔,说明此处为一戏台。林园当年邀请戏班子粉墨登场演出娱宾,观众多为自家人或贵宾,人数不会太多,因此戏亭并不大。此为歇山方形戏台,内四柱,外四柱。因台基未挑高,故演戏时,须在亭内放置四个大筒子,再铺上木板,作为戏台。来青阁的匾额为清光绪2年(1876)所立,开轩一笑的匾额为光绪4年(1878),於此可推证与来青阁为一组建筑,同为光绪初年所建。其楹联曰:「海宇正澄清,花柳马中,一片承平调雅颂。园林新结构,笙歌声里,四周全碧涌楼台。」
方监斋据传是当年维让与维源两兄弟读书之所,平时亦是骚人墨客吟咏唱和之处。亭前有一小方池,对面设戏台,斋前有一伸出的亭台,隔着水面和戏台遥遥相对,有「对景」之趣。此戏台比较小,较适合静态之表演。如:南管、八音、拉胡琴之类表演。内有太师壁及出将入相门。门後可布置成简单的後台,因封闭水院的关系,音响效果极佳。戏亭台基有如须弥座,边缘围以低平矮栏,造形上显得特别秀丽。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