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进步党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89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第一个本土政党。成立於1986年9月28日,简称-。组党之前,有一段酝酿近20年的「党外」-运动期。党外一词,原本是非-籍的一个泛称,1970年代起,成为无党籍中的反对运动人士所共同使用的号志。在这个号志下,经由数次的选举而逐渐结成一股在野的-团体。

1983年9月,党外人士组成「党外中央後援会」,互助党外人士的选举活动。1984年5月,又组「党外公职人员公共政策研讨会」(公政会),作为常设组织。1986年9月28日,党外人士在台北圆山饭店召开「党外中央後援会」,决定组党,由130余位反对-势力的党外人士,宣布成立-进步党(Democratic Progressive -),并提出党纲草案、组织构想、推定7位组党工作委员。11月10日,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决定党旗图案,并选举-及重要干部,第一任-由江鹏坚担任。

基本纲领包括:-上主张-、自由,实行政党-,建立-自由的法政秩序。经济上反对垄断,尊重私有财产,公平分配社会成果,共享社会资源。文化教育上,反对-干预,重视本土意识。在-前途上主张住民自决,-前途应由-全体住民以自由、自主、普遍、公正而平等的方式共同决定。1991年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以住民自决的方式,建立「-独立自主的-」,确立-党纲。

党的组织分为中央、县市、乡镇-,每级均设立-代表大会、党部执行委员会和评议委员会。中央党部设组织、妇女、青年等8部2会1学院1民调中心。

在1986年12月增额中央-代表选举中,-当选立委12席次、国大代表10席次,从此成为--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也使-的-迈入新的里程碑,开始-的政党-选举历程。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提名-、-参选获胜,首度成为执政党。2001年立委选举获87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2004年陈、吕竞选获得连任。

历任党-包括江鹏坚、姚嘉文、黄信介、施明德、许信良、林义雄、-、-、游锡堃、-;2008年5月举办党-改选,由-获胜,成为第13任党-。1986年创党时之-1,093人,2006年-人数54万4,515人。

中文关键字:党外 , 增额中央-代表

英文关键字T-e Tangwai (none party) , Supplementary Representatives of Public Opinions in t-e Central -

参考资料

    李筱峰。1987。《--运动40年》。台北:自立晚报社。若林正丈、刘进庆、松永正义编。1993。《-百科》。台北:克宁。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水安遗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水源地遗址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