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出生於台南王氏世家,幼年及少年时期曾在家塾学习汉文.1930年4月进入台南市末广公学校就读,1936年考入台南州立台南一中,1940年考入台北高校,1943年考进东京帝国大学-哲文学科,1944年因避空袭返台,任嘉义市役所庶务课职员.1945年终战後,任台南一中教员,兼事-新戏剧运动.1947年228事件,其兄王育霖遇害.1949年,他的同志纷纷被捕,他深感危机四伏,乃经-辗转逃亡-.1950年复学进入东京大学中国语文学科,1953年考上东京大学大学院,1955年获硕士学位,并考取博士班,1958年起任明治大学兼任讲师,1960年创设-青年社,发行<台湾青年>-,积极推展-运动.1967年获聘明治大学专任讲师.1969年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升任明治大学助教授.此後除专任明治大学教职外,也曾在琦玉大学,东京大学,东京教育大学(今筑波大学),东京都立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等校兼课,专事语言教学.1975年出任[-人元-兵补偿问题思考会]事务局长.1985年9月9日因心肌梗塞去世.王育德博士本身多才多艺,他不仅是享誉国际的台语语言学家,也是-运动的先驱和精神领袖,透过他苦心经营的<台湾青年>-和无数的专论,他终生不懈努力建构-建国的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
王育德《-.苦闷的历史》,台北:前卫,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