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特殊教育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19

日治时期以身心特殊之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包括感化教育与视听障者教育。感化教育以-少年的感化教养为目的,其唯一的教育机关为1909年(明治42年)由本愿寺台北别院捐款而成立的财团法人台北成德学院。1922年(大正11年)-总督府解散原成德学院,新设公立的感化院,并沿用原名,称为-总督府成德学院,1934年(昭和9年)改称-总督府少年教护院。

视听障者的教育机关有台北、台南两所盲哑学校。台南盲哑学校设於1922年,其前身是清末-3年(光绪19年)英国长老教会宣教师甘为霖(William Campbell)在台南自宅开设的训瞽堂,教授视障者圣书、点字、算术及手艺等。1900年台南县以县令规定台南慈惠院附设教育部,继承甘为霖的事业。1905年发布「台南慈惠院盲生教育规程」,分设普通科五年、技艺科三年,教授学生修身、国语、算术、体操、唱歌,以及按摩术。1922年在台南设州立的盲哑学校,对视听障者实施普通教育,并教授生活所须之技艺,修业年限普通科六年以内、技艺科五年以内,视必要可加设三年以内的专修科。

台北盲哑学校成立於1928年,其前身是大稻埕-人医师木村谨吾於1917年设置的木村盲哑教育所,1920年改为私立盲哑学校,1928年由台北州新设州立台北盲哑学校接手,校长仍由木村谨吾担任。学校分设盲生部及哑生部,分置普通科(6年)、技艺科(2-5年)及专修科(2-3年)。根据1944年的统计,当年在学学生共有346人,主要是-人。

中文关键字:感化教育 , 盲哑教育 , 成德学院 , 台北盲哑学校 , 台南盲哑学校

英文关键字education for Juvenile Delinquent , education for t-e t-e visually and -earing impaired , Seitoku juvenile detention -ouse , Taipei sc-ool for t-e visually and -earing impaired , Tainan sc-ool for t-e visually and -earing impaired

参考资料

    -教育会。1939。《-教育沿革志》。台北:-教育会。-总督府。1945。《-统治概要》。台北:-总督府。水野直树编。1998。《战时期植民地统治资料(第一卷)》。东京:柏书房。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牡丹社事件(琅牙牙事件、-事件)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牡丹社事件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