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皇民奉公会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345

皇民奉公会成立於昭和16年(西元1941年)4月19日。为-皇民奉公运动的推行组织。-进入十五年战争体制之後,第二次近卫文麿内阁於昭和15年(西元1940年)组织「大政翼赞会」,希望-国民与政府建立表里一体的协力关系,展开「臣道实践」的国-动,并计划推展到全国。因考量到殖民地状况各有不同,各殖民地於是分别成立不同的组织。皇民奉公会即为-皇民奉公运动的推行组织,可以说是-版的「大政翼赞会」。

所谓「奉公」为服务之意。皇民奉公运动标举确立高度-国家体制及迈进东亚新秩序的建设。期望能提倡皇民精神,信仰绝对无上的国体、尊皇敬神;去除私心,依职分服务;确立生-制,以建设新时代为理想,致力文化发扬、革新生活;协力推进非常时期经济,以公益优先、扩充生产。

皇民奉公会组织以现任-总督为总裁(首任总裁为长谷川清)、总务长官为皇民奉公会中央本部长。中央本部初期设总务、宣传、训练、文化、生活、经济六部;随战事吃紧变更为总务、训练、国民动员、战时生活四部制,管辖民情调查、各种组织动员及训练、奖励国民贮蓄、强化国语使用、激昂决战意识、确立必胜信念、战时思想文化指导等事务。

地方则於州厅设支部、郡市设支会、街庄设分会,各级支部会长由地方行政-兼任。组织最基层单位为奉公班,由十户组成,涵盖全岛。配合保甲制度,皇民奉公会地方干部通常由保甲干部兼任。

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外围组织:奉公壮年团、商会奉公会、-产业奉公会、-青少年团、从军纪念会、拓南工业战士训练所、海洋训练队等等。种类及数量都相当多,可以说-民众都是奉公会员。皇民奉公会最後於昭和20年(西元1945年)6月因国民义勇队成立而废止。

参考资料

    远流-馆编着,《-史小事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0)。黄昭堂着,黄英哲译,《-总督府》(台北:前卫出版社,1995)。薛化元,《-开发史》,(台北:三民书局,2003.2)。许进发编,《-重要历史文件选编(-5~1945)二》(台北:国史馆,2004.11)。-总督府编,《-统治概要》复刻(台北:南天书局,1997.12)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石(玉)矛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知府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