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第一次临时户口调查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50

地籍与人籍的确定,是施政的基本条件。-总督府於1904年(明治37年)完成-的土地调查,用以掌握-社会状况、增加税收,并为往後户口调查做准备。当时-本土亦无全面性的户口普查,原订台日同步进行,然因日俄战争的爆发,使得-方面的调查停顿,-则按原计画进行。这不只是-的第一次全面性户口调查,也是全亚洲第一个进行户口普查的地区。

1905年(明治38年)5月29日,以敕令第175号公布「临时-户口调查官制」,掌理一切户口调查事务。同年又发布一连串相关法令规章,就户口调查事务的内容、实施方法做详细规定。经过一连串的前置作业後,於10月1日至3日,进行实地调查。

户口普查的工作主要由绵密的警察制度负责,以街庄为最小调查单位,当时全台共计有3,017个街庄乡社。其统计资料汇整至各里堡乡澳,最後再汇整至20个厅完成统计。此次调查动员7,405人,花费185,840圆,统计出当时-总人口数为3,039,751人,户数为585,195户(此次调查并未包括「生蕃」)。并於1907年(明治40年),由总督府临时-户口调查部出版《临时-户口调查要计表(街庄社别居住及户口等)》等一系列统计报告书。至此,-政府大致上已能够掌握-的人口动态与人力资料。如此的人地控制,不但为-殖民政府提供行政上和治安上前所未有的施政及控制蓝图,并且是研究-20世纪初期的聚落和聚落发展不可或缺的史料。

日治时期-户口调查共有七次,普查主要项目包括家户、人口、居住、性别、年龄、婚姻、语言、教育、种族、鸦片吸食、缠足、盲哑、就业等。此次临时调查的项目较为简略,往後的调查项目略有增减。1920年(大正9年)後,-所进行的第三次户口调查,纳入-本土的第一回国势调查,采用同一套的标准进行。

参考资料

    临时-户口调查部编,《明治三十八年临时-户口调查要计表(街庄社别居住及户口等)》,(台北:临时-户口调查部,1907)。井出季和太,《-治绩志》(台北:-日日新报社,1937年),页323-325。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红香遗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空间分析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