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56
国民政府成立後,於1928年(-17年)正式成立立-以行使立法权,由立法委员所组成,任期2年,其人选由立-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性质上并非代表-之议会。1936年之「五五宪草」仍以立-行使立法权,向国民大会负其责任,立法委员则由国民大会选举之。
行宪後,依据宪法之规定,立-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具有国会之性质。立-设正副院长各一人,由立法委员互选之。立法委员则由人民选举之,任期3年,连选得连任,享有言论免责权、不受逮捕特权。但因国民政府迁台,事实上不能依法办理次届选举,故自1949年起,第一届立法委员长达40余年未曾改选,被称为「万年国会」,仅以补选及增额选举方式,补强其正当性。1991年方全面改选,产生第二届立法委员。
依宪法本文立-之会期,每年两次,自行集会,有议决法律案、预算案、-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国家其他重要事项之权。立-对於行政院院长及-长之人事有同意权,并且为行政院负责之对象,有向行政院院长及各部会-提出质询之权,对於行政院之重要政策不赞同时,得以决议移请行政院变更之;行政院对於立-之决议,得经总统之核可,移请立-覆议。覆议时,如经出席立法委员三分之二维持原决议,行政院院长应即接受该决议或辞职。此外,-长对行政院年度决算所为之审核报告,亦须向立-提出之。其他国家之国会通常拥有之-权,则由监察院掌理。
1997年之修宪大幅调整立-与行政院间之关系,取消立-原有行政院院长之同意权,并引进不信任案(倒阁权)及相配套之国会解散权设计,赋予提起正副总统之-案的权力。
2000年之修宪中,因应国民大会职权调整,增加立-正副总统罢免案之提出权、修宪案与领土变更案之提案权及司-、监察院、考试院人事之同意权、听取总统国情报告等职权。
2005年通过之增修条文,任期改为4年,总额由225人改为113人,选举制度改为单一选区两票制。在职权行使上,立-所提出之修宪案与领土变更案,均交由公民-复决之,正副总统之-案於提出後,改由司--官组成宪法法庭审理之。
中文关键字:立法机关 , 立法 , 预算 , 立- , 单一选区两票制
英文关键字Legislature , law--king , budget , Legislative Yuan , single-member district dual-ballot system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