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79
10月25日,根据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命令,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中正派-省行政长官陈仪接收-,宣告-「光复」。1946年1月国民政府公告将-住民「恢复」中华-国籍,由於对日和约尚未签订,因此引来英国、美国的外交-,-归属争议正式浮-面。
1950年6月韩战爆发,美国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指-湾地位未定,下令第七舰队进入-海峡,实施-海峡中立化政策。
1951年9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在美国旧-签订「旧-和约」(次年生效),-在和约中明确放弃-与澎湖的-,但未说明让与何国,这是「-地位未定论」的起源。其次,由於中华-是否能够代表中国,遭到部分国家的质疑,因无法与会,而在美国斡旋下,於1952年4月28日与-签署「中华-与-国间和平条约」(简称中日和约、台北和约),和约第二条规定:依照「旧-和约」第二条,-已经放弃对-、澎湖的「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而未说明-、澎湖归属中华-。不过,美国在冷战「围堵政策」的历史结构下,大体上采取支持蒋中正领导的中华-是中国合法代表的立场,也未挑战其统治-的事实。
除了「-地位未定论」外,有的学者认为-既已放弃--,而中华-政府统治-持续多年并未受到强力挑战,根据「台北合约」或国际法「先占」原则或「时效」原则,已经合法领有-;也有部分研究指出,-既已放弃--,则--应该已经归属-人民,-人民有权决定-未来的走向。
中文关键字:「开罗宣言」 , 「波茨坦宣言」 , 「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命令」 , 「旧-和约」 , -地位未定论
英文关键字Cairo Conference , Potsdam Declaration , Supreme Com-nder for t-e Allied Powers General Order no. 1 , Neutralization of Taiwan Strait , Treaty of Peace wit- Japan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