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考古-学概观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47

本书为鹿野忠雄着、1955年宋文薰译,为-丛书译文本第二种,-省文献委员会出版。本书内容主要是鹿野忠雄博士着作《东南亚细亚-学先史学研究》(东京,矢岛书房发行)第二卷的选译本。原书第一卷於1946年,第二卷於1952年出版,集着者有关东南亚-学先史学研究的-三十九篇而成。原书编者为马渊东一、濑川孝吉先生,本书选译第二卷之第七、第八、第九篇,及该卷所附贝叶教授序文及编者後记。因这三篇不但阐明-先史时代文化及-土着文化的-关系,且究明其与外部的关系,实可视为着者在-研究上所得的成果与总括结论。

  在本书第一篇〈-考古学概观〉中,鹿野氏主要的贡献在把-史前遗物分为绳纹陶器、网纹陶器、黑陶、有段石斧、原东山文化、巨石、菲律宾文化等七个文化层。他认为绳纹陶文化层是从亚洲-直接传入-,而非来自岛屿。网纹陶器当是自华中传入-,而传及全岛。黑陶文化为中国东海的沿海文化,或沿海岸南下传入-。有段石斧传入的来源地或为福建。原东山文化约在-之前,除青铜器外,还有若干铁器随着新石器同时混入。巨石文化与越南尤其柬埔寨有联系。

  第二编〈-土着分类一拟案〉,鹿野氏整理二十年来的研究资料,作了重要的分类介绍。第三编〈-土着之物质文化及其类缘〉,列举-土着族群的物质文化要素七十三种,并由此向中国-区和太平洋岛屿区求其亲缘关系,其推论结果显示-土着族群的物质文化要素与中国-地区存在较多的亲缘关系。

  鹿野忠雄在本书中发表的若干意见,在今日虽未能完全被接受,但却为当时在这方面研究上最详细、系统性且富创造性的-。如贝叶教授在序中所言,鹿野在动身至北婆罗洲作调查旅行时,曾有预感会死於此次调查中间,於是决心将阶段性研究成果、意见、心得与疑问遗留在这些-中,本书之独到之见解与重要性无庸赘言。

参考资料

    鹿野忠雄着、宋文薰译1955 《-考古-学概观》,-丛书译文本第二种,-省文献委员会出版,-四十四年六月,台北。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船头遗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考古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