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苗栗事件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22

1912-1913年间台湾各地发生5件密谋抗日事件,合称「苗栗事件」。事件领导人之一罗福星,原籍广东省镇平县,1911年(明治44年)参与黄花冈之役,其後与黄兴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招募民军返回中国共襄盛举。1912年来台密组革命党,设总机关於苗栗,以台北大稻埕北门外街之台南馆、得胜街之三合兴茶栈,及大平横街之广成茶栈为连络处,另设据点於台南、彰化、桃园、基隆及宜兰,以华民会、三点会、老人会及父母会(又称观音会)为外围组织。

1913年(大正2年)9月大湖支厅枪械失窃,日警展开全台大搜捕,革命党受到牵连,其在台南关庙、新竹大湖、台中东势角(今东势镇)等地的机关相继被破获,主要党员大都被捕。罗福星於事发後计画潜回中国大陆,但在12月18日於淡水被捕。

在此前後,除罗福星案外,尚有陈阿荣的南投事件、张火炉的大湖事件、李阿齐的关帝庙事件、赖来的东势角事件。台湾总督府於苗栗成立临时法院,合并审理5案,因此合称「苗栗事件」。事件中被捕者1,211人,其中221人判处死刑,285人判处有期徒刑,另有4人受行政处分。罗福星於1914年3月3日被处死。1953年蒋中正总统颁发褒扬令,在苗栗县大湖乡建「昭忠塔」,并将罗福兴入祀圆山忠烈祠。

中文关键字:罗福星 , 南投事件 , 大湖事件 , 关帝庙事件 , 东势角事件

英文关键字Luo Fuxing , Nantou Incident , Dahu Incident , Guandi Temple Incident , Dongshihjiao Incident

参考资料

    覃怡辉。1981。《罗福星抗日革命事件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程大学编译。1977。《台湾前期武装抗日运动有关档案》。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莫那鲁道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荷恩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