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因地理位置特殊,在清领之初即设有水师。水师战船原本在福建设厂建造,1696年起始规定尚可整修而不堪驾驶者,由内地人员搬运工料赴台兴修。1725年并改为在台设厂建造,由台湾道负监督之责。此後所需木料激增,因此在近山地区设立军工匠寮,以采制木料。由於制造战船的工料以樟木为主,樟树的分布以中北部居多(分布范围遍布平原、山地),故樟木的采集以位於诸罗县(今嘉义县及该县以北)的匠寮为主。随着樟木的砍伐,采料地点愈深入内山,不仅常引发汉人与高山族群的冲突,也成为汉人入垦与其势力进入高山部落领域的前锋;此外,采料更对原有自然生态发生破坏。采料工作的危险性高,伐木工匠需依归化土着(熟番)的参与护卫,军工料也有赖土着的运送。
参考资料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与岸里社的衰微〉,清华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