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隘勇线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147

日治初期台湾总督府为治理原住民而采取的隔离措施。以武装之隘勇在沿山地带防备原住民的制度始於清代,日本领台之初总督府仍然沿袭其制,1898年(明治31年)底扩大委托民间办理隘勇线。1900年隘勇改归警察指挥监督,隘勇被布置在北部的蕃地与平地之交界,形成一条隘勇线道。1903年,总督府在宜兰、深坑、新竹、南投一带共设四条隘勇线,并以隘勇线围堵原住民,甚至在隘勇线附近架设高压电流的铁丝网、埋设地雷。此时隘勇线是在将原住民防堵於隘勇线外侧,以保护隘勇线内侧的樟脑开发事业。

1906年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上任後,改采积极的「理蕃」政策,从1907年起开始在北部山地扩张10条隘勇线,及一条经中央山脉贯通南北约达70里的隘勇线,透过这些隘勇线,原住民不是被连接起来的隘勇线所包围,就是被隘勇线禁锢在山区。

中文关键字:理蕃 , 隘勇

英文关键字Ruling Indigene , Frontier Guard

参考资料

    台湾总督府警务局编。1918-1935。《理蕃志稿》。台北:台湾总督府警务局。伊能嘉矩。1905。《台湾蕃政志》。台北: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藤井志津枝。2001。《台湾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陈凤昌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隈本繁吉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