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36
垦户和防番组织之间的关系,有三种主要的模式:(一)垦户兼隘首,直接招募隘丁,管理隘务;(二)垦户聘请一位隘首代为经理隘务;(三)垦户割出部分垦区,连同隘务出抱予隘首经营,是为抱隘;隘首兼垦户,又称为抱隘首。垦户或抱隘首为了维持隘的运作,发给隘丁口粮,除了在创始期须先预筹一笔现金外;设隘之後,也可藉由贩售林产物、向垦佃抽收大租等方法,获得资金。隘垦区垦佃虽须负担隘粮大租,垦隘首却不用向官府缴纳正供钱粮。
1886年(光绪12年),福建台湾巡抚刘铭传推行清赋事业,裁撤垦隘,派遣官军入山驻防。19世纪以来日渐盛行的防番组织,面临重大变革。除了少数官军未及驻防以及因情况特殊而新设的隘外,民间传统的防番组织大部分停止运作。日清政权转换期间,民间的隘制虽因官方武力衔接不及而一度复燃,但已大不如前。随着台湾总督府社会控制力的强化,民间的私隘逐渐被并入官府的防番组织。
中文关键字:隘首 , 隘粮 , 隘垦区 , 清赋事业 , 浅山地区
英文关键字chief of self-defence guard , supply crop for self-defence guardsmen , cultivated self-defence guard territory , land reformation , hillocky area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