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双元汇率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42

外汇市场同时存在二种交易价格的汇率制度。国民政府迁台後,由於严重的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失衡,外汇管制也就成为重要的举措。1949年6月公布「新台币发行办法」,明订1美元兑新台币5元,成为单一汇率。1950年2月,实际汇率有官价、结汇证价、出口结汇价三种,1美元兑新台币5元、7元、7.5元不等,为「三元」复式汇率;5月,1美元兑新台币7.5元、8.35元;7月,1美元兑新台币10.35元,回复为单一汇率。1951年因经济恶化,又采行「三元」的复式汇率。

1955年「行政院外汇贸易审议委员会」成立,并公布「结汇外汇及申请结购外汇处理办法」,建立基本汇率体制,并在结汇证、优惠汇率、输出及汇入汇款汇率、输入及汇入汇款汇率等,都有不同的牌价。为改善复式汇率对国内外造成的不利影响,1958年4月行政院公布「外汇贸易管理办法」,将复式汇率简化为二元复式汇率,再逐渐改为单一汇率。二元汇率是基本汇价与加计结汇证明书的汇价,但有两点改革:一是使防卫捐与汇率脱离关系,二是对出口结汇发给全额的结汇证,因此汇率可以脱离财政的影响,是重建单一汇率的重要关键。

1959年4月的牌价调整为15.25元,到8月以36.38为卖出基本汇率,以24.78元加15.25元为40.03元代表实际汇率。 1960年7月,政府通知国际货币基金(lMF)已完成单一汇率。1963年买进汇率为40元整,卖出汇率为40.10元,维持到1973年。

中文关键字:通货膨胀 , 行政院外汇贸易审议委员会 , 结汇证 , 外汇改革 , 国际货币基金

英文关键字Inflation , The Foreign Exchange and Trade Control Commission The Executive Yuan(FETCC) , a marginal receipt , foreign exchange reformation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参考资料

    于宗先。1984。《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袁颖生。1998。《光复前後的台湾经济》。台北:联经。徐柏园主编。1969。《外贸会十四年》。台北:行政院外汇贸易委员会。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颜云年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雾社事件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