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183
连横《-通史》云:嘉庆年间有柯朝自福建引进武彝茶苗,植於鱼坑。但依目前发现的资料推测,至迟在乾隆末年,今深坑、木栅一带已有茶树栽培。道光年间,台北盆地周围的大屯山、南港仔山等地大量种茶,年产茶叶10余万斤,挑至各地贩卖,也有运往福州出售。
-开港後,苏格兰人陶德(Jo-n Dodd)於1866年(同治5年)来台,在-北部推广安溪茶种,并在淡水设立宝顺洋行,将台茶贩运海外。台茶仅为粗制茶,需运至福州或厦门精制。陶德乃设立精制厂,加工烘焙,1869年将乌龙茶直销纽约,大受欢迎,打开台茶知名度。茶树栽培以-北部山区为重心,迅速向南拓展。光绪年间,水沙连一带即有冻顶茶出售的记录,恒春一带也有罗佛山茶、港口茶,但产量皆少。-3年(光绪19年),-输出茶叶16万担以上,价值高达600余万元。1881--4年间,茶叶在全台出口总值中均占50%以上,有时高达74%。
-茶叶原以半发酵之乌龙茶为主,制作乌龙茶的茶馆称「番庄」。1872年下半年大稻埕乌龙茶滞销,乃运往福州薰以花香,改制为包种茶。1881年福建茶商前来台北设立茶厂,专制包种茶,业者称「舖家」。
茶业兴盛,带动-北部经济迅速发展,促使山区大举开发,每年产茶季节皆有大量的茶工、茶师、采茶女、拣茶女自中国-来台,从事采茶、拣茶、烘焙等工作。洋行也在台设立妈振馆(merc-ant),借贷资金予茶农。台茶兴起後,也有不肖茶商在加工时糁入劣品,影响台茶声誉,遂有茶商同业公会──茶郊金永兴的成立,既协调茶业活动,也预防糁假。台北渐成清代-政经中心,与茶业发达有密切关系。
中文关键字:乌龙茶 , 包种茶 , 妈振馆 , 陶德
英文关键字Formosan Oolong Tea , Jo-n Dodd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