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黑曜石水合定年法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33

黑曜石是古代人类常用来做为制作狩猎、刮削、穿孔等工具的材料,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均有分布。这种岩石是火山活动後形成的玻璃质岩,由於火山活动时熔岩外部迅速冷却而成。它的表面对水有很强的亲和力,在任何湿度下均能保持一分子层的水分,然後逐渐向内扩散,这种扩散过程称为水合。古代人类用黑曜岩制作或修理工具时,由於粉碎、研磨会造成一新创面,水合过程及由此开始以均匀速率向内扩散而变厚。在光学显微镜底下观察黑耀石石器的剖面,可以见到水合层在器物表面形成非常清晰的区域。因此若我们已知某一标本的水合率并测量其扩入厚度,即可经由公式计算该标本制作的年代,应用范围可从几百年到几万年。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所提到的水合率与黑曜石本身的化学组成及环境的温度相关,与相对湿度无关。而各地黑曜石的化学组成种类繁多,水合率变化可达两倍以上,而水合率与温度的关系,则需要从不同气候区域采集已知年代标本测定水合层厚度,以求出当地的水合率。因此这种断代方式基本上是属於相对测年法,需要依据其他方法一起建立讨论区域内的年代序列。

即使如此,这种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技术容易,而且价格只有碳14断代的五十分之一,因此可以大规模地取样监定,目前至少已有一万个以上的年代数据,此外,当然还可以结合研究黑曜石工具的使用和发展,以帮助定年。因此黑曜岩水合断代在条件适合的地区(不包括台湾)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测年方法。

参考资料

    殷玮璋编1985《考古学田野工作手册》,台北::明文黄士强等1979〈科学测年方法在考古学上的应用〉,人类与文化13:30-50Colin Renfrew and Paul Bahn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2004《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文物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鹿野忠雄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凤鼻头遗址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