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50
随着-各地的拓垦与发展,单一口岸已不敷实际需求,不但走私偷漏甚多,也无法负担日益繁重的台谷配运内地任务。1784年(乾隆49年)、1788年,陆续-鹿港、八里坌为正口,分别与福建的蚶江、五虎门对渡。
鹿港开口後,成为-中部最大的吞吐口,内地商船云集,郊纷纷成立。1816年(嘉庆21年)以前已有八郊:泉郊、厦郊、南郊、糖郊、油郊、郊、布郊、染郊,且又大兴土木,市镇规模扩展迅速。乾隆末年至道光初年,是鹿港的黄金时代,也奠定其为中部首要城市的地位。
北部城市的发展则较为曲折。乾隆初年,八里坌为台北盆地唯一市街,是商业、-、-重心。乾隆中叶以降,台北盆地的开发逐渐往南发展,1733年(雍正11年)龟仑岭山道开通,位於开发中心的新庄交通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台北盆地行政与商业中心。嘉庆年间以降,位於淡水河、新店溪汇流点的艋舺,因与盆地各村庄交通便利,港口条件比新庄好,遂渐代新庄而兴。1809年(嘉庆14年)设艋舺游击,并一度拟迁新庄县丞於此。1813年艋舺出现泉厦郊,1821年(道光元年)有「居民舖户四、五千家」,「商船聚集、闤闠最盛」,淡水厅同知每半年到此办理公务。嘉庆中叶以後,艋舺逐渐变成北台的-、经济、-重心。
正口的设置与贸易的发展,让-府城、鹿港、艋舺在嘉庆年间成为-南、中、北三大区域的最大城市,统称「一府二鹿三艋舺」。
中文关键字:正口 , -府城 , 鹿港 , 艋舺
英文关键字Matac-ing Ferry Port , Taiwan Fu , Lugang , Banka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