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分巡-道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183

清代-建省之前的最高行政长官。1684年(康熙23年)清廷治台後设置,正四品,由道员出任,专掌刑名,称为巡道,以别於专管钱谷的守道。除了专管-之外,亦兼管厦门,通称台厦兵备道。1721年朱一贵事件爆发後,以台厦兵备道梁文煊未战先逃,故去除兵备头衔,称台厦道,往後单纯处理民政,不预-。1727年(雍正5年)裁改台厦道为-道,专管-与澎湖的政务,又称台澎道,并将其职缺定为具有「冲、繁、疲、难」四种不同行政难度的「最要缺」。

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对道员发下谕旨,命令道员平时赞襄布政使与按察使,督导下属官吏,特别对於官吏廉洁与否,必须仔细访察,并将结果随时密报其上级总督、巡抚,以整饬地方官箴。由於-的海疆属性,清廷赋予-道三项职权:(一)学政:-的生员岁、科二试,其试务不必福建提督学政亲临主持,而由-道代理;(二)审判:因-无按察使,刑名由-道掌理,为第二级的审判权;(三)船政:-府设立船厂,修造水师战船的任务交由-道负责;(四)-:1860年(咸丰10年)-开港後管厘金局。

1787年(乾隆52年)与总兵同驻一城的道台都加兵备衔,-道恢复为-兵备道。1787年复加按察使衔,按察使为正三品,清制凡三品以上官员皆可上奏,因此可单衔上奏,亦可与-镇总兵官联衔上奏,俨然成为封疆大吏。唯此一权力在1875年(光绪元年)福建巡抚冬、春驻台後大减。1885年-建省,审判、学政事务交由-巡抚办理。但因未设立按察使,刑名仍交由-道办理。

中文关键字:按察使 , 兵备 , 学政 , 船政 , 盐政

参考资料

    余文仪主修。1962年。《续修-府志》。「-文献丛刊」121。台北:-银行经济研究室。蒋师辙、薛绍元。1993。《-通志》。南投:-省文献委员会。许雪姬。1987。《清代-的绿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刑事犯罪诉追程序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共和遗址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