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44
-文化协会成立大会在1921年10月17日,到会者有学生及岛内知识份子共三百余人。大会推举林献堂为-,蒋渭水为专务理事,并设本部於台北。创立大会时全员总数有1,022人,这是第一个岛内-人非武装--运动的结社团体。在-文化协会设立後,促使民众潜在的-意识觉醒,对革命也有所期待,使民心大大的转向。
由於文化协会所展开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在-普遍地受到支持,促成-意识更广泛的觉醒,及各种思想主义的输入,也使-同胞在思想上,在意识上、在反殖民上、在反帝战主义上进入实践运动的阶段,但同时也使-运动的阵容产生了分歧,导致-的派系分立,-中包含了主张由中国来光复-之祖国派,及主张-、-民选议会,发达-文化之本岛派,在左派中则有--、社会-两种分野。
1927年1月,文化协会举行临时总会,计有133名会员参加,属於蔡培火等-自决主义派者为数极少,十足表现出对於文化协会的冷漠、心灰之意,而属於连温卿一派则占了最大多数,声势之壮足可操纵会议的进行。会议仍以林献堂为议长。至此,文化协会中-自决主义派和社会主义派正式分离,而文化协会也为连温卿一派所完全掌握,向来以从事-主羲之文化启蒙运动的文化协会至此一变,转换成为阶级斗争的团体。临时总会之後的文化协会,基於新文化协会的新纲领新政策,对於蔡培火、蒋渭水等旧干部的行动皆采对抗到底的行动,再无与之妥协之地,遂使旧干部再度萌生1926年以来即议论不定的-结社之计画,先是-自治会,再为台政革新会,继之成立-民党,终於在1927年7月10日正式组成「-民众党」。此左右两派遂归二流,一为改组後的文化协会,一为旧干部所组成的-民众党,两派相互攻击,如同水火,分散了-的-运动的力量。-於1930年再分立-地方自治联盟,1931年-文化协会自然消失。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