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18
蒋中正总统在台主政时期的宣传基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即归属中国,1949年中央政府迁台以後只是领土暂时限缩於台、澎、金、马,中华-之-,是对於窃占-领土的叛乱集团「-匪帮」展开圣战。尽管-存在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台北存在一个中华-政府,却不能(不愿)像东西德、南-一般分别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双方都不接受「-」的模式。
冷战时期,中华-受到美国的支持,在联合国代表中国而且是常任理事国,直到1971年被逐出联合国为止,此後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中华-仅与二十几个国家维持邦交,参加国际组织与活动常遭中国-,迭经努力只能退求其次以中华台北(C-inese Taipei)的名称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of Taiwan, Peng-u, Kinmen and Matsu)的名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缩写WTO)。
然而从国际法检视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与中华--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在「开罗会议」後发表的公报(通称开罗宣言)中,-、澎湖「归还」中华-,因不具国际法的效力,实难作为战後殖民地有效处置的依据,加上1951年旧-对日和平条约对台、澎只言「放弃」,未言归属,因而产生「-地位未定论」;由於美国是太平洋战争的主要战胜国,麦克阿瑟将军虽同意蒋中正的军队进驻-,但不等於领土-转移;1971年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布瑞(C-arles Bray)指-湾、澎湖-「悬而未决」、2004年10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Colin Lut-er Powell)访问-时宣称「-并非独立,它并不享有国家-」、2007年8月白宫国安会亚太资深主任韦德宁(Dennis Wilder)谈到「-或中华-目前在国际社会不是一个国家」,都是-地位未定论的不同表述。
-地位未定论,对-具有否定「一中原则」的意涵,对台北则否定中华-合法领有台、澎,即是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国家继承原理」宣称领有台、澎;中华-政府在1987年解除-,以及1991-1992年国会全面改选以後,落实-进步党的理论家所称的「演进独立说」,也是中华-总统、中国---在1999年提-湾与中国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理论依据。
中文关键字:开罗会议公报 , 「旧-和约」 , -地位未定论 , - , -
英文关键字 , T-e Uncertainty of Taiwan's Status , Two C-inas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