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国立-博物馆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25

-最早的自然史博物馆,成立於1908年(明治41年)。在日治时期通称为「-总督府博物馆」,先後曾隶属於-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1908-1920年)、内务局(1921-1926年)、以及文教局(1927-1945年)。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博物馆,改名为「-省博物馆」。1949年又改称「-省立博物馆」,隶属於-省教育厅。1999年中央政府废除-省,更名为「国立-博物馆」,隶属於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蒐藏主要范围含括-的人文与生物自然资源。重要的藏品类别则包括了-原住民文物、-史前文化遗物、-历史与民俗文物、东南亚与大洋洲地区南岛-文物、-岩矿标本、化石标本、鱼类、贝类标本、哺乳类、鸟类及昆虫类标本、维管束植物、海藻与微细藻类标本等。至2008年典藏品总数共计108,680件,分属人类学、地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四个学门所掌理。

各类藏品中,人类学门之收藏品不仅在数量上占最多数,同时也最富代表性。其中-原住民文物以收藏年代较早而完整着称。-史前文化遗物则以日治时期大量收入的圆山文化遗物,与1970年代收入的台南左镇菜寮溪「左镇人头骨化石」最为重要。-历史文物中则以「康熙-舆图」、「郑成功画像」与「--国蓝地黄虎旗」最为着名,并称镇馆三宝。

国立-博物馆的馆舍座落於台北市中心,为一栋建於1915年的仿西洋古典式建筑。该馆定位为一座自然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uem),除了典藏的功能外,也肩负研究、展示与教育等功能。展示分为常设展与特展两类。常设展分为「-的原住-」与「-的生物」两个主题,特展则定期轮流推出与博物馆性质相关的各类主题展示。

历年来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原住民物质文化、--民间风俗与宗教的民俗学研究、地球科学研究调查、动物资源调查及生物多样性、辅维管束植物、海藻与微细藻类等领域。日治时期以来,曾任职博物馆的着名研究人员包括:川上泷弥、森丑之助、尾崎秀真、佐佐木舜一、菊池米太郎、素木得一、冈本要八郎、堀川安市、陈兼善、刘棠瑞、梁润生、田-、陈奇禄、阮昌锐、赖景阳等。

中文关键字:-总督府博物馆 , -省立博物馆 , 国立-博物馆 , 自然史博物馆 , 人类学收藏

英文关键字 , Taiwan Provincial Museum , National Taiwan Museum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 Ant-ropological Collection

参考资料

    李子宁主编。1999。《-省立博物馆创立九十年专刊》。台北:-省立博物馆。国立-博物馆。2006。《国立-博物馆年报2006》。台北:国立-博物馆。李子宁。1997。〈殖-义与博物馆:以日据时代-总督府博物馆为例〉。《-省立博物馆年刊》,40: 241-270。陈奇禄。1958。〈-的博物馆和人类学的发达〉。《-省立博物馆年刊》,1:1-8。-总督府博物馆编。1939。《创立三十年纪念文集》。台北:-博物馆协会。李尚颖。2005。〈-总督府博物馆之研究1908-1935〉。硕士-,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国立-博物馆。2006。《国立-博物馆简介》。台北:国立-博物馆。 国立-博物馆官网。-ttp://.ntm.gov.tw/。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地方派系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圆山遗址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