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压印纹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333

压印纹,指的是人类在制作陶器的时候,用绳子缠绕的木头压印,或是直接以树枝或竹枝压印花纹或图案,在陶土刚捏制成形,还没有变硬之前,把图案或纹路的模子先按压在陶土上,再拿去烧制,使用这种方法所制造出来的陶器纹饰,就被称为「压印纹」。

  从压印纹的定义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从陶器纹饰的制作技术方面来命名的,也就是说,压印纹除了是一种陶器纹饰,同时也代表着一种陶器施纹的方法或技术,这种施纹方式是用有图纹的器物直接压在陶器上,使其表面留下图纹痕迹,而且使用这种技术在陶器上施纹,可以让相同的图案一直重复出现在陶器表面上,是一种很方便、可以节省制作时间,并且又有效率的方法。压印纹的种类有许多种,通常考古学者会根据压印出来的纹饰形状,或是施以压印的器物来加以区分,其中包含了在-常见的绳纹、网纹、方格纹、凹点纹、圆圈纹,还有以某种蚌壳顶部所捺印的一种蚌壳纹等等,都是属於压印纹的一种。

  压印纹是一种很常见的陶器纹饰,在-地区史前时代的陶器纹饰中,可以说是最占优势的一种纹饰(宋文薰译1955:59),考古学家在-各地遗址所出土的陶片、陶器上,经常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压印纹,比如说大坌坑遗址的绳纹与贝纹、十三行遗址的方格纹、圆山遗址的贝纹等,因此说压印纹是-史前陶器纹饰的主流之一,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参考资料

    鹿野忠雄着 宋文薰译 《-考古学-学概观》,-省:文献委员会,1955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大园尖山遗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大坑遗址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