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31
1885年(光绪11年)初,巡抚刘铭传先选择-北部的马来八社(今台北县乌来乡)泰雅族,为开山抚番的对象。乌来的泰雅族就抚後,立刻把矛头指向大嵙崁(今桃园县大汉溪上游)。1886年刘铭传檄调记名总兵刘朝祜等,各率兵马大举开赴大嵙崁。未用兵之前,即有大嵙崁13社泰雅族接受招抚;而竹头脚等社仍恃强拒绝受抚。刘铭传亲率官军,在南雅(今桃园县大溪镇)与泰雅族发生激战,因有大礮助威,竹头脚等社不敌,暂时受抚。1886年底,刘铭传又到大嵙崁督战,透过竹头脚社社民的引路,从桃园山区潜抵乌来,因奇袭而获胜。1887年-山区瘟疫频传,大嵙崁泰雅族又开始出草禳灾。又因-东部发生吕家望事件,刘铭传将大军调往征剿,无暇他顾。-1年初布政使沈应奎护理巡抚,以大嵙崁各社社民叛服无常,再檄调官军入山剿办,但此役使官军陷入丛林战的泥淖,直到年底巡抚邵友濂接任,都无法取胜。-2年增调中部驻军来援,才顺势镇压山区各社。直到-5年-割让-为止,大嵙崁都未再发生动乱。
中文关键字:刘铭传 , 邵友濂 , 大嵙崁社 , 竹头脚社 , 吕家望事件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