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张光直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348

考古学家,台北板桥人。父亲张我军为-知名作家,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往北平(今-),就读北平师范大学。1931年(-20年)张光直出生於北平,1946年底回-,入台北建国中学,因「四六事件」而在1949年4月至1950年3月间受到牢狱之灾。1950年考上-大学考古人类学系,1955年入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从Hallam Movius Jr.、Gordon R.Willey、Lauriston Ward和Clyde Kluck-o-n等名师习考古学和人类学,1960年获博士学位;历任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人类学系讲师、教授、系主任、东亚评议会主任等职务,1984年任哈佛大学Jo-n E. Hudson考古学讲座教授,1994年退休後,应中央研究院院长-之聘,担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1996年因疾病缠身,改任中央研究院顾问。

学术成就以聚落考古学理论、史前史理论、中国考古学、-考古学最为显着,对-学研究中之亲属研究具有重要的贡献。1963年出版重要着作“T-e Arc-aeology of Ancient C-ina”(《古代中国考古学》,1968年、1977年、1986年分别出版第二、三、四版),整理与系统化庞大的中国考古资料,并建立区域文化系统与文化发展的模型,以龙山形成期(Lungs-anoid)、互动圈(交互作用圈,interaction sp-ere)作为解释模型,在东亚、欧洲、北美洲流传很广,被许多大学与研究所采作教科书。

在-考古学方面,致力於建构史前文化层序,19--1965年从耶鲁大学回台,与-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宋文薰教授合作,进行「-史前文化史研究计画」,建立第一批绝对年代学资料,并配合地层学完成-史前文化发展体系之架构。1972-1974年从耶鲁大学回台,与中央研究院、-大学共同合作,联合地质、地形、动物、植物、-、考古等六大学科,进行「-省浊水大肚二溪自然与文化史科际研究计划」(简称「浊大计划」),引入文化生态学与综合性研究计画,培育大量人才。1986年回-在中央研究院成立「-史田野研究室」,提出广义-史的看法,并成立-史研究机构,为当代-史蓬勃研究的起始。

张光直从-考古学、-学、语言学等资料出发,建构南岛-迁移史,指-湾可能是南岛-的起源地,-史前史是了解太平洋远古史的起点,此一说法为南岛-迁移最重要的学说。其在学术上之杰出成就和贡献,历获多种荣誉,如中央研究院院士(1974年)、美国科学院院士(1979年)、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1980年)、山东大学荣誉教授(1984年)、宾州大学博物馆Lucy W-arton Drexel考古学奖章(1987年)、-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和美国亚洲学会终身杰出成就奖(1996年)等。

中文关键字:-史前文化史研究计画 , 浊大计划 , -史田野研究室

英文关键字 , Arc-aeological project of C-os-ui and Tatu Rivers ,

参考资料

    臧振华。2001。〈张光直生平事略〉。《古今论衡》,6:106-110。刘益昌。2002。〈世纪考古学者张光直先生与-考古学〉。收於《20世纪-历史与人物:第六届中华-史专题-集》。台北:国史馆。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张达京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後宫信太郎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