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村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11

日治时期-人-来台建立的日式村落。-领台之初,即由政府主导「内地人-」,其策略目标有四:(一)巩固-统治;(二)为--往热带地区发展预作准备;(三)调节母国过剩人口及解决农地不足之弊;(四)-及同化上的目的。

日人--,属於-领土内-,分成契约-、自由-两种。契约-中,由官方主导管理者称官营-,由私人经营者称私营-;依职业别又分为农业、渔业、矿业、林业及工业-,而以农业-为主。农业-分四期,分别为私营-时期(1985-1908年)、花莲港厅官营-时期(1909-1917年)、台东厅私营-时期(1917-1945年)、官营-时期(1932-1945年)。

-村的土地,原则上是经过土地调查、林野调查,证明为无主而收归国有之地,并经过调查评定为适合规画作-村的地区。-事务的主管机关为民政部殖产局林务课,1909年(明治42年)开始从事-事业调查及准备工作,1910年设置-事务委员会、-课、-指导所等相关机关,10月,-总督佐久间左马太裁决「-实行案」,确立-的根本方针。

在官营-事业实施之前,-9年--贺田金三郎就已招募-来台,於花莲设置第一个私营-村贺田村;至於第一个官营村则为1909年,总督府在花莲港厅规画设置的吉野村,以蔗作为主,之後陆续设置丰田村、林田村。官营-村的聚落为「生产居住复合式」结构,住宅位於生产空间之中,村内设有-指导所、医疗所、小学校、神社、传教所等公共设施,住宅与耕地之间以道路联络,并与外界形成运输网络。

1932年(昭和7年)以後,-外因九一八事变的-及南进政策的发展,内因-保安林解除、河川整治工程及水圳工程,使农业环境改善,再度兴办官营-。1932-1945年-计画转往西部的旧浊水溪、新虎尾溪、下淡水溪流域的河川新生地。浊水溪南北两岸建设有秋津村、丰里村、香取村、鹿岛村、八洲村、利国村、荣村、春日村共8个-村。南部-村为日出村、常盘村、千岁村,为菸草专作区。东部只有卑南水圳区的敷岛村。

私营-村有台东厅的鹿野村、旭村、鹿寮村、池上村,设於1915年(大正4年)以後,初由台东制糖株式会社经办,因经营不善,1921年转移给台东拓殖株式会社。

除了农业-,也有少数的官营渔业-,初期於1908-1911年推展,但成效不佳;1925年以後因花莲港筑港完成,在苏澳、新港及花莲港再度进行渔业-共76户。

1945年8月-战败投降,-省行政长官公署接管-,--陆续由「日侨管理委员会」遣返,-村的土地由「日产处理委员会」接收。

中文关键字:官营- , 私营- , 农业- , 渔业- , 同化政策

英文关键字emigration policy , emigrant settlements , agricultural immigrants , Fis-ery immigrants , policy of assimilation

参考资料

    东乡实。1914。《-农业殖民论》。东京:富山房。矢内原忠雄。1935。《植民及植民政策》。东京:有斐阁。-总督府殖产局编。1929。《-に於ける母国人の农业植民》。台北:-总督府殖产局。-总督府殖产局编。1913。《总督府-事业概况》。台北:-总督府殖产局。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方大戆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施世榜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