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16
出土的遗物类别,主要包括:拍印条纹橙色陶片、硬陶、瓷片、铁器、贝饰与玻璃珠、玛瑙珠等,其中瓷片的类型包括福建、广东一带的青花瓷,以及漳州窑的青花瓷与釉上彩瓷片,并出现安平壶与卡拉克瓷等遗物。
出土遗迹类型主要包括贝塚、灰坑与墓葬等,墓葬形式目前仅见施厝寮遗址出现一个已遭後期农作干扰的仰身直肢墓葬,其小腿骨旁有一颗玛瑙珠,推测可能是陪葬品;雷厝遗址出现一道长条沟状遗迹,出土大量具烧灼、砍剁痕的鹿骨及陶片等遗留,并夹杂少量的玻璃珠、玛瑙珠与铁器遗留,说明当时的生业型态。
施厝寮遗址出土的2件木碳与4件贝壳标本,经碳十四年代分析结果,显示木碳标本分别为310±35B.P.、570±45B.P.,贝壳标本的年代为780±45B.P.,经校正後其年代约距今250-550年。雷厝遗址的5件木碳标本测定结果显示,其中4件的年代较接近,校正後约距今533-403年。猫儿干遗址地表采集的2件贝壳标本测定之年代分别为810±60B.P.、780±60B.P.,校正後年代分别为427±60B.P.、450±60B.P.。显示猫儿干文化约距今800-400年,甚至可能晚至距今250年左右。
猫儿干文化的年代已跨越-金属器时代至近世初期的阶段,考古学者刘益昌对於其与17世纪荷兰时期文献纪录中的费佛朗(Favorlang,又译虎尾壠)的关系有深入探讨,参酌荷治时期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Verenigde Oostindisc-e Compagnie,简写VOC)记录使用Favorlang语的番社户口表,以及1637年《热兰遮城日志》中记录荷兰人联合新港(今台南县新市)、目加溜湾(今台南县善化)、萧壠(今台南县佳里)、麻豆(今台南县麻豆)和诸罗山(今嘉义市)等社攻打费佛朗等历史文献资料,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猫儿干文化後续传承与变迁的参考。
中文关键字:金属器时代 , 猫儿干遗址 , 崁顶遗址 , 雷厝遗址 , 费佛朗
英文关键字Metal Age , Vasikan Site , Kan-Ding Site , Lei-Cuo Site , Favorlang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