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常识

战斗文艺论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47

1950年代前期由官方主导的「文艺运动」及「文艺论述」。继1954年「文化清洁运动」後,1955年-再提出「战斗文艺」的口号。根据《一九六六中国文艺年监》的说明:「一般文艺运动、军中文艺运动、以及文化清洁运动等各项运动、与工作,在精神上及实质上,均莫不与战斗文艺有其密切关连。」也就是说,「战斗文艺」的提出乃是1950年代前期-文艺运动与论述的集大成与总体延续。

「战斗文艺」口号提出之後,中国文艺协会、中国青年写作协会等全国性文艺社团皆热烈响应,纷纷举办各种文艺座谈、文艺广播、文艺晚会以扩大从事「战斗文艺运动」。如在1955-1956年间,先後举办多次战斗文艺座谈会;1955年6-12月间,举办定期文艺广播,讨-艺的战斗性;1956年,「中国文艺协会」与「中国青年写作协会」也曾举办过3场「-战斗文艺晚会」。

针对「战斗文艺」理论与创作的研习与讨论,「文协」与「作协」相关作家都曾针对此一主题发表专文,分别刊载於《文艺创作》、《文艺月报》、《军中文艺》、《幼狮文艺》、《文坛》等-与专辑特刊中,使战斗文艺在1955-1956年间蔚为风潮。

文艺评论家王集丛曾经就「战斗文艺」发表专论,集结而成《战斗文艺论》一书。王集丛对战斗文艺的定义为:「描写战斗生活,并能正确战斗思想,坚定战斗立场,激发战斗情绪的文艺。」他同时强调,战斗文艺的「战斗性」和「艺术性」可以并存。除了王集丛之外,陈纪滢亦编纂《战斗文艺与自由文艺》等书;虞君质也主编《现代战斗文艺选集》上、下2册,对战斗文艺的组织化、系统化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针对1954年文化清洁运动後文坛所呈现的虚空状态,1955年的「战斗文艺」可视为官方对1950年代以降已显疲态的-文学的重新提振,透过文艺运动、文艺论述、文艺作品的多重力量,将文坛的注意力重新导向官方的-国策。

中文关键字:中国文艺协会 , 中国青年写作协会 , 王集丛

参考资料

    中国文艺年监编辑委员会编。1966。《中国文艺年监一九六六》。台北:平原。蔡其昌。1996。〈战後1945-1959-文学发展与国家角色〉。硕士-,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王集丛。1955。《战斗文艺论》。「军中文艺丛书」15。台北:-部总-部。 〈战斗文艺〉。-文学辞典试用版。2008年2月21日读取。2.nmtl:8090/ug-9.jsp?xsd_name=entry&-andle=143。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想我眷村的兄弟们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张默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