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56
林朝崧是日治时期最富盛名的诗社「栎社」的创始人,也是该社初期的灵魂人物,《无闷草堂诗存》是他一生心血结晶的代表作。全书收录各体诗作共808首,另附「诗余」一卷则收录45题61首词作。书前有傅锡祺、林献堂、林幼春的3篇序文,苏大山的「题词」(七古长诗)一篇。林朝崧诗曾经以《无闷草堂诗钞》为名,连载於《-文艺丛志》,连载时间自1919年至1923年,共五卷。
两种版本所收的朝崧诗颇有出入,但《诗钞》本之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据廖振富《栎社三家诗研究──林痴仙、林幼春、林献堂》比对发现:《诗钞》本收录而为《诗存》舍弃未收者,多半是作者描写流连风月生涯的作品,但也有少数作品可能是社友编辑本书时担心触犯-忌讳,而删除未收。另外,傅锡祺、林献堂的序文都说:《诗存》不收朝崧的击钵吟诗。廖振富根据《诗钞》本和新发现的栎社击钵吟诗稿(後者藏台大图书馆特藏室)综合比对,发现《诗存》所收作品,其实有不少是击钵吟诗,傅、林之说并不正确。
林朝崧虽然在日治时期,选择以诗酒自晦,过着略显消极退避的遗民生活,但是其诗或描述-割让後的心境与生活,或寄寓故国情结与遗-识,或刻画-的历史沧桑与风土民俗,仍然呈显坚定的-精神,值得予以高度肯定。至於写作艺术表现,早年时有率笔,不无逞才意味,但中年以後下笔慎重,可见技巧之工;诗风则多变可观,大抵以感伤颓靡为主调。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现代诗论战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关冬的词语描述大全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