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常识

红领瓣足鹬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20

红领瓣足鹬

英名:Red-necked P-alarope

学名:P-alaropus lobatus Linnaeus 1758,无其他亚种

别名:红颈瓣蹼鹬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特有种或特有亚种:非

保育等级:非保育类

生息状态:-普遍过境鸟

特徵描述:体型小型,体长约19公分。雌雄在繁殖羽时略有差异,繁殖羽与非繁殖羽不同。

繁殖羽:〔雌鸟〕嘴非常尖细,呈黑色。头圆。头、颈部呈暗石板灰色,眼睛上前方有一明显白斑。喉部白色。栗红色带从眼後方顺着颈部两侧延伸至颈基部,於前胸相连接成为栗红色胸带。下胸与脇部略显灰色,腹部和尾下白色。上背和肩羽羽侧有皮-线条。脚灰黑色。飞行时翼带明显,翼下灰白色,腰两侧略白,尾羽暗灰色。〔雄鸟〕头、颈部似雌鸟但夹杂淡色碎斑。眼睛上前方的白斑较小且较不分明。整体体色较淡,色泽对比没有雌鸟鲜明。〔幼鸟〕头顶、头後、後颈、体上和上胸的两侧呈很浓的暗褐色,颈部前方和上-羽色略暗。背部各羽有皮-羽缘。

非繁殖羽:头部以白色为主,有暗色斑块横越眼部,延伸至眼後方(通称瓣足鹬斑)。头顶後方有暗色斑,-两侧呈灰色。後颈和体上灰色,较大羽片有略白羽缘,使上背呈现不明显的线条。

族群分布:属於海洋性鸟类,大部份群体会於海洋聚集。-为普遍过境鸟,但过境族群数量似乎有周期性消长,有些年度可能会有成千大群出现,平常则成数十或数百小群,春过境期数量远大於秋过境。

生态习性:喜欢在内陆湖泊、蓄水池、海边沼泽和海上活动,经常停栖在海面,有时也会在高山湖泊出现。非繁殖期喜欢群聚,温驯不惧人,易於亲近,觅食以从水面或从突出水面的-或植物拣取为主。游水时会不断改变方向,时常绕着圈子转,很少采倒立姿势。

相似鸟种:灰瓣足鹬体型较大,体色较深,嘴较粗短且左右两侧略为膨胀,在繁殖羽时,嘴-仅嘴尖黑色。头感觉较方,头顶较平。飞行时灰色上背与深色上翼色差明显,腰两侧不白。

生态威胁:目前族群仍算稳定,未受到明显威胁。

参考资料

    1991年,王嘉雄等着,-野鸟图监,-野鸟资讯社。2003年,约翰、马敬能等着,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红颈拟隆头鱼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红花石蒜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