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06
英文名:Pearly lanternfis-
学名:Myctop-um nitidulum
俗名:灯笼鱼、七星鱼、光鱼
?
– 生物分类 –
界:动物界 Ani-lia
门:脊索动物门 C-ordata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灯笼鱼目 Myctop-iformes
科:灯笼鱼科 Myctop-idae
属:灯笼鱼属 Myctop-um
种:闪光灯笼鱼 M. nitidulum
?
物种模式产地:美属夏威夷群岛
保护状况: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有毒鱼类:否
?
形态特徵:躯体延长,侧扁,後部略细。头中等大。吻短,前端钝。眼大。口大,上颌骨狭长而延伸至前鳃盖後缘,末端略扩大;上下颌呈绒毛状齿带。鳃盖後上缘呈角状,无锯齿状突起。体被大而薄圆鳞,易脱落;侧线平直。背鳍单一,位於体中部,具软条13-15(通常为14),後部另具一脂鳍;臀鳍基底略等於背鳍基底,具软条22-26(通常为24);尾鳍叉形,尾鳍副鳍条柔软。各部位之发光器位置於下:鼻部背位发光器及鼻部腹位发光器皆小而圆形;鳃盖位发光器2个,位於前鳃盖後缘下方,均在眼眶下缘纵线之下;鳃被架位发光器3个;胸鳍上方发光器,距侧线比距胸鳍基部远;胸鳍下方发光器2个,两者互为斜线排列;-发光器5个;腹部发光器4个,水平排列;腹鳍上位发光器位於腹鳍和侧线之中间;臀鳍上方发光器3个,三者排列呈斜线;体後侧位发光器1个,在脂鳍下方,紧临侧线下缘;臀鳍前部发光器9-10个,水平排列;臀鳍後部发光器5-6个;尾鳍前位发光器2个。尾部发光腺,雄鱼具5-8个,雌鱼具2-6个发光鳞。体长可达8.3公分。
?
栖地生态:主要栖息在较深的大洋水域,栖息深度在0-100公尺之水层。具日夜垂直分布习性,主要以浮游动物等为食。
?
分布范围:分布於世界三大洋温暖海域。-高雄市、屏东县、台东县等海域有其分布。
?
经济利用:一般为底拖网所捕获,不具特殊经济利用价值。
中文关键字:灯笼鱼
参考资料
分享常识给亲友.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