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常识

灰林鴞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36

灰林鴞

英名:Tawny Owl

学名:Strix aluco (Linnaeus 1758)

亚种:S. a. ya-dae (Ya-s-ina 1936)

别名:高砂鴞、森鴞

目名:鴞形目(STRIGIFORMES)

科名:鸱鴞科(STRIGIDAE)

特有种或特有亚种:

保育等级:第一级(I)、濒临绝种野生动物

生息状态:-稀有留鸟

特徵描述:体型为中大型,体长约43公分的夜行性猫头鹰。脸部褐色,杂有黑褐色羽毛,盘缘黑褐色,外圈有黄褐色斑点。背部大体上为暗褐色。身躯上部为黄褐色,具杂斑及纵纹,褐色无耳羽,胸、腹部黄褐色有明显之黑褐色横斑。尾羽褐色,有淡色横纹。眼暗褐色,嘴略带绿色,蜡膜铅色,脚及趾黄褐色。

族群分布:广泛分布於欧洲、中东、喜玛拉雅地区、中国、及朝鲜半岛。在-主要生活於中高海拔山区,观察纪录较多在阿里山、新中横塔塔加一带,观察记录上大多为鸣叫声,较少目击记录。估计数量在1000只以下,数量呈现稳定状况。

生态习性:生活於中高海拔之原始阔叶林带的夜行性鸟类,经常鸣叫,可以依此特性寻找其踪迹。常会出现於森林边缘的林道、公路旁,伺机猎捕觅食,食性为小型囓齿类动物。由於观察报告较少,目前尚无进一步繁殖观察记录报告。鸣声为大声的「呼呼」。

生态威胁:本种被列为-易危鸟种是因为在-的族群数量很小。列於CITES 名录 II受华盛顿公约国际法保护。依野生动物保育法,公告为保育类 I 级濒临绝种野生动物。有零星猎捕的压力。偶会发现本种被捕捉贩售作为宠物或进补材料。目前所生活的区域范围大部分属於保安林地、保护区及国家公园范围内。

参考资料

    2005年,方伟宏着,-受胁鸟种图监,猫头鹰出版社。2003年,约翰、马敬能等着,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王嘉雄等着,-野鸟图监,-野鸟资讯社。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灰背椋鸟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乌来柯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