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常识

短尾真鲨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364

中文名:短尾真鲨

英文名:Bronze W-aler S-ark

学名:Carc-ar-inus brac-yurus

俗名:大沙

?

- 生物分类 -

界:动物界 Ani-lia

门:脊索动物门 C-ordata

纲:软骨鱼纲 C-ondric-t-yes

目:真鲨目 Carc-ar-iniformes

科:真鲨科 Carc-ar-inidae

属:真鲨属 Carc-ar-inus

种:短尾真鲨 C. brac-yurus

?

物种模式产地:纽西兰

保护状况:近危险 Near T-reatened IUCN 3.1)

有毒鱼类:否

?

形态特徵:躯体呈纺锤型,躯干较粗大。头宽扁。尾基上方具一凹洼,下方不明显。吻尖突。眼圆,瞬膜发达。前鼻瓣短,发育不全;无口鼻沟或触须。口裂弧形,口闭时上下颌紧合,不露齿;上颌齿侧扁,窄尖,边缘具细锯齿,齿尖直立或略外斜;下颌齿较窄而直立,边缘略具锯齿,基底宽。喷水孔缺如。背鳍2个,背鳍间无隆脊,第一背鳍中大,起点与胸鳍内角相对,後缘深凹,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稍後於臀鳍起点,後缘斜直,後角尖突;胸鳍大型,镰刀形,後缘凹入,外角钝圆,内角亦钝圆,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後端;尾鳍宽长,尾椎轴上扬,下叶前部显着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长,与後部间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钝圆。体背侧青铜灰色或灰橄柜色,腹侧灰白;各鳍通常素色,除了腹鳍及胸鳍鳍尖为暗色或黑色缘,有时尾鳍具不显之黑色缘,则背鳍亦具不显之黑色缘。体长可达325公分。

?

栖地生态:栖息於-棚或岛屿斜坡缘的沿海或近海大型鲨类,偶而出现於河口区域、港湾浅水域、沿岸沙滩区或近海底层,栖息深度在0--公尺之水层。具有洄游习性,在北半球的族群,春夏时,迁移至北方较冷水域;秋冬时,迁移至南方较温暖水域。主要以大洋性或底栖鱼类、头足类、小型鲨鱼或魟为食。胎生,一胎可产下7-24尾幼鲨,刚出生之幼鲨体长约60公分。雄鲨成熟体长约在206-235公分之间,雌鲨成熟体长约在227-244公分之间。

?

分布范围:分布於全球各温、热带水域。-东北及西南海域可见其踪迹。

?

经济利用:经济价值高,肉质佳,可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鳍可做鱼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维他命及油;剩余物制成鱼粉。 

中文关键字:鲨

英文关键字s-ark

参考资料

    沈等,《-鱼类志》,1993 Fis-Base (.fis-base/Sum-ry/speciesSum-ry.p-p?ID=8-)IUCN REDLIST (.iucnredlist/apps/redlist/details/41741/0)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短舌鳎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短肢攀蜥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