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常识

现在回头去看 Second Life,你有何感想?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06

现在回头去看 Second Life,你有何感想?16 个答案

答案 1:

2007年的时候我还写过文章担心Second Life中虚拟经济危机的危险,现在想来还真是可笑啊,在虚拟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之前,它已经完蛋了……虚拟经济危机也是虚拟的吗?我曾在2006年底注册了一个Second Life的账号——我想那时候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受到“去Second Life淘第一桶金”的感召,因为当时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一个德籍华裔-“钟安社”(音译)通过在这个虚拟世界的游戏中炒房地产,年入250万美元,轰动一时。一年之后,当我再次登录Second Life时——由于我的懒惰,Second Life中的“我”依然是个穷光蛋。但我只是个失败的样本,而不少和我同时登上这个虚拟-的人——比如我在Second Life中搭识的最初的几个朋友中的一个,如今已经在Second Life最繁华的商业区中开设了自己的专卖店,-设计的皮鞋(当然也是虚拟的),生意红火。但与我想像的不同,他并没有因此而成为富人,事实上,他在虚拟世界的“利润”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兑现成了现实世界中的财富,而大部分的虚拟财富被投入到了开连锁店,扩大经营规模中去了。你注意到Second Life中的“生意”与《魔兽世界》或是其他什么网络游戏中升级、打怪、卖道具的“生意”的不同了吗?虽然Second Life的通用货币林登元对美元的汇率大约是268:1,随市场浮动并可自由兑换,但与传统网游的代练和卖道具不同,大多数经营者并没有即时兑现他们的利润,他们将用利润产生更大的利润当作了游戏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Second Life拥有了它自己的资本市场和经济体系。一个繁荣而脆弱的经济体系。虽然Second Life中有汇率、有银行、有利率,虽然它的房地产价格目前相当地平稳(目前大约6.3林登元/平米),虽然Second Life中销售商的代表们不定期地召开Second Life经济状况讨论会,但要知道,Second Life可没有像联邦储备银行金库中那样堆积如山的黄金啊!自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解除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后,直至今日,美元的购买力下降超过93%,更何况是连美元储备都成问题的Second Life世界呢?如今,Second Life中的注册人口已经超过了1100万,为了应付经济增长带来的流动需求,Second Life的统治者们不得不发行更多的林登元,但我们知道,发行更多货币的结果是购买力下降和物价上涨,以虚拟世界创造商品之容易,通货膨胀速度只怕比现实世界更快——当玩家意识到这一点,想把手中的虚拟林登元兑换成美元时,却发现根本没有足够的美元可供兑换——Second Life的那点收入,已经全用在了服务器维护和发员工薪水上了。一向以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思想来管理Second Life的P-ilip Rosedale,也无法阻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他的虚拟世界中再重演一次。相信我,无论你在这个游戏中赚到了多少“钱”,它都比你想像的要少得多!其实,游戏还是游戏,无论它看上去多么真实——把Second Life当作一个加勒比海小岛,不时去度个假,搭识几个情人,在-里玩几把试试手气,还是相当惬意的消遣,但如果想把Second Life中的“事业”当作你维持生计的生意,那可就要小心再小心了。

答案 2:

这么一个可以召集人搞活动的平台没有被墙 说明它是失败的

答案 3:

我对Second Life的研究并不多,简单说说我的浅见:1、SL的核心价值从来就没有问题:他创造了多人现场协作这一新价值,颠覆了传统互联网站的仅仅提供通信功能,也给予了网游更为-的技术架构思路,使得订制化商业内容成为可能,有机会去解决用户的潜在核心需求;2、他的产品理念使得他成为一部分人的天堂,一部分人的西部,一部分人的荒漠,一部分人的噩梦,一部分人的泡沫,一部分人的不明白。至今,对于我,一个非技术出身的互联网从业人员,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操作。周五我又一次兴冲冲的杀进去,扫兴而出,全程差不多不到十分钟。无论是操作还是体验,都让我觉得难以理解、难以下手。但我分明知道那里面都是金子。君不见那纯用户创造的脚本、模型、动画,乃至营销模式、互动手段,创意十足,有效至极(我只是点击加入了一个nig-t club,周日收到了将近20封风格各异,令人情不自禁的活动邀请)。可那艰涩的操作完全不是我能理解和应用的。这一切都是SL的不运营策略导致的。Linden Lab只做了一个运营策略:允许虚拟币直接兑换美元。其余的,都放给用户。而在产品端,他们也只做底层架构,完全不做任何内容。全交给用户。这使得他本身更像是一个工具,而非一个产品。这种完全不做任何客户化的模式的确大大降低了他的成本,为他的聚焦做足了分数。但也就意味着在任何一个个体用户对“平台”不理解的时候,用户面对的只有支离破碎的内容创造者。这点造成了SL跌下神坛的窘迫。每个内容创造者的失败都归咎为了SL的失败。3、或者是SL的技术结构局限,岛结构,客观造成了他用户内容上的不得不分而治之。4、依然真心希望这个3d虚拟世界的先行者能重振雄风。至少目前SL平均在线用户能有4、5万人,虚拟经济十分活跃,收入亦可观。5、最后我想说的还是对第一点的强调。无论是吸引眼球的虚拟经济还是让人瞠目结舌的虚拟赌博、-,SL这类产品的真正的核心价值必须应该是DO IT TOGETHER,他绝不只是一个新媒体、一个新营销手段、一个互联网社区。这些种种都必须建立在多人现场协作这一利基上,只有且必然是这一点,让这种3D形态的-式巨大多人网络社区与其它任何互联网产品形成区隔,建立鲜明的用户价值以及形成完整的用户体验。这亦是我们在做产品与内容运营时坚持的方向。但这点,现阶段必然需要绝对的引导。

答案 4:

我觉得second life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第一次发生交互的产品,正如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一样后想立刻在月球居住,幻想是疯狂的,而second life 也是人们将现实世界移植到虚拟世界的尝试。想象总是完美的。

答案 5:

审美决定命运。

答案 6:

玩SL是技术活,不是娱乐活...中国-多数进去就是为了打临工(如跳舞)-币.我觉得SL没有对普通玩家也就是不懂技术也不会设计那部分人做太大的优化.

答案 7:

second life 妄想低成本地创造虚拟的用户需求,-,延续现实世界里的活动。但事实是这样的吗?无论是虚拟UGC,虚拟经济,技术实现,硬件成本,内容运营等等目前看来都是很难低门槛低成本高质量地进行的。second life 定位现在看来也极不清晰,极少数3d专业建模人员其实根本不是用户,是官方扶植下的伪用户成功案例(比如安社钟)。3D场景的现场多人协同,起码在中国更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nic-e -rket。想想连文字版的wiki如果不被简化到-知道,百科这样简单的应用,wiki模式几乎也将在中国销声匿迹。只能说second life的大胆创新精神令人敬佩,但second life的缔造者们太另类了,另类到没有深刻理解互联网成功诸多秘诀之前,就走在了真实世界的前头。。second life曾经最火的是虚拟赌博和cyber love,因为正是这些满足了真实人的自我实现需求。但没有了这些,可以基本上认为second life不是一个互联网用户产品,因为除去这些贴近用户的应用,剩下所谓的应用复杂度甚至超过了传统商业软件。如果second life没有充分利用虚拟媒体营销,可能早就销声匿迹了。second life过早贪婪地商业化,也是加速其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second life提供了太多的反模式,它是一面镜子,照耀我们在互联网的路上敏捷前行。。

答案 8:

Second Life 理念太超前了,对用户而言门槛高了。

答案 9:

昙花一现@审美是冲动。

答案 10:

是未来不是现在,对硬件的要求太高

答案 11:

感想就是当初把它奉若神明的人真-啊真-

答案 12:

当初就觉得不靠谱,用虚拟世界是无法完全代替现实世界的社交功能的,虚虚实实才是虚拟社交发展之路。我倒是更关心那些国内模仿者现在的处境。

答案 13:

my illusion: t-e reborn of t-e second life为什么Second Life应该Reborn?Second Life 产生在三个条件不具备的时代:1.互联网还没有SNS化,虽然06年就有Facebook了,但是Second Life所处的时代,互联网产品都不可能去SNS。没有了这样一个互联网基础,“社区”从哪里谈起?2.没有云计算。上面的答案提到了服务器维护,那个时候还没有强大的计算能力,AWS云服务,但是现在的大型分布式应用,必须Cloudy了。3. 人机交互能力没有得到提升。Second Life是想给用户一个真实的世界,但是当有了苹果的多点触控以及kinect的体感交互以后,3D才能成为真正的3D。在这样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下,是否可以考虑Second Life的重生?并且,提供给用户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比如:社交化+虚拟化+问答 社交化+虚拟化+公益问答和公益都是两个高附加值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借助于上述三个技术手段,一个新兴的Second Life应用,会怎么样呢?不知道。

答案 14:

如果他能正确选择就好了,这个就像当初的摩托罗拉,做了很多错误的选择。如果-做这个虚拟经济很估计会赚很大

答案 15:

玩cosplay

答案 16:

注册成功后就从来没有正常运行过。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有中途关闭或者停止维护的项目吗?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国内都有哪些基于 LBS 的社交应用?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