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47
日治时期,-人对於原住民从初期的恐怖平衡策略,改为「通电隔离」策略,并从桃源到大津部署「六龟特别警备线」,沿途设置50余个警官分遣所及驻在所,六龟因此成为日警进出六龟山地部落的主要交通枢纽。为因应大量日警林业工作人员的居住需求,「池田屋」遂在此契机下建造,成为外来日人及日警主要的招待所与休息处所,在日治时期六龟地区的开发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见证角色。
「池田屋」於-四十二年(1953)由高雄客运承租,-五十年(1961)再由高雄客运承购,至今仍作为客运站使用。其主体建筑目前作为客运站售票处、候车室、办公室及司机休息室之用,仍担负着六龟乡、茂林乡、桃源乡等山地乡对外交通之总转运的角色,成为本区居民外出工作、求学生活的共同记忆之投射,与居民间存有浓厚的历史情感。
六龟池田屋平面格局为ㄇ字型,开口向西环抱庭院,由三栋一层楼高的日式木造建筑所组成,包括北栋、南栋、东栋,中央置以庭院。回顾整个-建筑史不难发现,木及竹材在-传统建筑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与砖、瓦、土、石等材料相互搭配。池田屋的屋面作法有二,一为草顶,二为-黑瓦,瓦片类型共有三种,都为30公分,背面印有「曲」字及「登禄商标」二字。据研判,该瓦片可能来自九曲堂之吴设瓦工场。另外,为能将建筑物重量有效地传递至地盘及防止蚁害及潮气,池田屋设有三种高约33.3公分的基础,外围布基础以卵石为材,表面再敷以水泥;内围隔间墙布基础部分卵石、部分红砖;室内空间地板下方则置以纵横排列的床束,床束下方为避潮气,部分置以不规则型的础石,部分直接立於水泥浇置的地坪上。外围布基础局部设有横矩形铸铁格栅通气口,除了使空气得以对流以免基础潮气太重外,尚有避免异物自通气口侵入基础的功能。
近年来,建筑本体因部分材料弱化及白蚁蛀蚀严重,而出现局部下陷倾斜的损坏,高雄汽车客运公司在旅客安全的考量下本欲将之拆除,所幸六龟乡公所本着保存高雄县重要文化资产的初衷进行抢救,提报将建筑空间登录为高雄县历史建筑。
参考资料 周恭立撰【高雄县政府,《发现古蹟之美》p.106】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前日军卫戍医院北投分院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利家共荣医院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